很快,用饭中的明洛有幸和这位秦王身边的第一心腹表达了自己对小报邮递事业的展望和蓝图。
“但这些的前提是,不能有战乱。小报和邮递讲究时效,小报会受并州地方豪族的喜爱,是因为付出这么一点点钱,就能大致得知天子脚下的风貌人情。”
“尤其上层人家,这是很划算的。哪怕他们有人在长安,哪怕他们每日都传递消息。小报也能以另外一种视角,笼统地概括近段时间长安的动态,哪怕是没有营养的部分,他们也会有兴趣。”
“光是想到长安的富贵人家和他们看的小报是同一份,这价钱就值回本了。”
况且这份小报,算是正经走入了皇家。
没看李建成的词作都登在了上头吗?
“医师,先前家在何处?”长孙无忌本就是个识货的,再听明洛天花乱坠的一通吹。
对她的兴趣倒是胜过了小报。
如同明洛所说,万事万物都离不开人,说白了,小报的炙手可热变相印证她的才干出挑。
明洛眨眨眼,眼眸巴巴地看向李秀宁,满脸写着公主快来救我。
“我不记得了。”
她给了一个狗都不信的回答。
当然,长孙无忌笑了。
他微微拱了拱手,没打破砂锅问到底,围绕着支部和信递两个重点进行讨论。
不可否认的是,明洛虽然平地起高楼,类似空中楼阁地画着大饼,但确实这在安置伤兵上,算不错的选择。
活轻,钱稳,离家近。
基本旱涝保收。
“这支部其实功能可以扩展开去,比如大的变相就是个驿馆驿站,可以合二为一,每家驿馆可以免费提供小报阅览,或者定期送去季刊,提供月订方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nshuc.cc。船说手机版:https://m.kanshuc.cc